阅读计划

《花的智慧》

.10.31

猎奇怀疑

拿到《花的智慧》这本书,不看作者,不看序文,直接到正文里寻找作者到底发现了花卉有哪些智慧。猎奇的心理就这么强烈。但作者总是对花卉大加赞美之后才说出他所发现的那些智慧。

在所有的溢美之词中,开篇的这句最具震撼力:“大多数花卉都得求助于计谋、手段,设置机关和陷阱。这些技能从机械学、弹道学、航空学、昆虫观察诸方面来看,常常领先于人类的发明和认识。”这句话奠定了全书的基调:花比人聪明,人类的很多创造发明,都是对花的智慧的模仿。

接下来,我就删繁就简,摘录文中提到的,自己认为最神奇的花卉智慧。之所以把它们排列在这里,是因为难以置信,希望以后能亲自验证。

(以下摘录较长,不喜欢的亲直接跳过,只看灰色字好啦)

1.苦草

(图片来自网络)

水生植物中最为浪漫的一员——传说中的苦草。这种水鳖科植物的婚礼构成了花朵爱情史中最为哀婉的一幕。

苦草是一种很不起眼的草本植物,既没有睡莲的奇异优雅,也没有一些水生植物的葱郁。但是似乎大自然喜欢赋予它绝妙的技巧。它整个植物一直在水底生活,处于半睡眠状态,直到婚礼时刻——也就是它追求新生的时候来到。雌性苦草缓缓舒展长长的螺旋式花茎,伸展并露出水面飘摇,在池塘水面上开花。邻边花茎上的雄性花,通过阳光照射的水面看到了雌花,也满怀希望地伸展开来,向着那摇动等待的伴侣,向着更美好的世界奔去。但是,当它们走到一半时,突然感到自己被什么拦住了,它们的花茎——也就是它们的生命之源——太短了;它们永远也无法到达那充满阳光之地,但只有在那一点才能实现雌蕊和雄蕊的结合!

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比这个场景更残酷更令人煎熬吗?想象一下这件事的悲剧性,那种渴望,那种近在咫尺却无法相拥的无奈,没有可见的障碍却又不可能相聚,多么明显的宿命啊!如果没有外界因素介入,困难就无从解决——这也和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悲剧般处境类似。雄花是否预见自己会屈从于理想的幻灭?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在它们中间蕴藏着一个气泡,正如我们也在内心深处存着从绝望中获得释放的梦想。两株植物仿佛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奋力一搏,在壮观的昆虫界可以看到的最美好最神奇景象,在这些花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花为了获得自己的幸福,甚至刻意扯断维系它们生命的纽带。它们挣脱了花茎,以精彩绝伦的方式飞翔,周遭是热情的气泡,飞落的花瓣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虽然死去,但是却光彩自由,它们漂游在尚未留心的新娘身边完成了彼此的结合,于是新郎(雄花)就此随流漂走,不复存在,而已经成为母亲的妻子(雌花)则合拢仅存最后一息的花冠,卷起螺旋状花茎下到水底深处,在那里孕育它们英勇壮举之后那爱的结晶。

2.黑种草

(图片来自网络)

黑种草,它的绰号十分迷人:“雾中情人”、“灌木丛里的魔女”、“蓬头淑女”;民间诗歌倾尽全力,以愉悦、感人笔触来描绘这种讨人喜欢的小花。在南方,这种植物往往野生于路旁和橄榄树阴下,在北方则种植在古老的花园中。它的花呈浅蓝色,就像原始绘画里的小花似的,朴实无华。在法国,这位“蓬头淑女”以“维纳斯的头发”或“蓬头乱发”而为人熟知,因为它的叶子轻巧、稀疏而又乱作一团,这些叶子形成朦胧的翠绿色的一簇,围拢着花冠。在花的底部,有五根极其细长的雌蕊,紧密围绕在天蓝色王冠中央,恰似五位身着绿袍的王后,孤傲且难以接近。王后的周围,蜂拥云集着它们的恋人,毫无指望,恋人般的雄蕊连王后的膝盖都接触不着。现在,蓝宝石、绿松石般的王宫深处,夏日的愉悦中,开始上演了一出戏剧,一出可能有人期待的、没有言辞又毫无波澜的戏剧,一出充满等待的戏剧,那是软弱无力、了无价值而又静止的等待。但是花之岁月转瞬即逝:光鲜亮丽随岁月更迭而褪去,花瓣凋零,伟大的王后似乎最后也高傲不在,在生活重压下委身屈服。在某特定时刻,王后们似乎听从了那神秘而又不可抗拒的爱之召唤,这种爱的考验持续得够久了,所以王后们采取了协调一致的行动,好似喷泉喷出五股水流,划出五条和谐的抛物线,它们一起后仰,屈尊降贵,在新郎唇上,给它们的谦卑爱侣送以新婚之吻,并且优雅地采集金色粉末。

3.芸香

(图片来自网络)

最具原创特色和令人称奇的系统莫过于芸香了,这是一种非常难闻的草药,属于通经药。驯良温顺的雄蕊,排列在矮矮胖胖的雌蕊四周,在黄色花冠中满怀期待。婚礼结合时刻到来,雌蕊显然以某种方式点名呼唤,因此雄蕊遵嘱而行,第一根接近并触碰雌蕊,之后,第三根、第五根、第七根、第九根,直到整列中的奇数目花片完毕。再后来是偶数列,依次是第二根、第四根、第六根等。这真是植物秩序井然的典范!这种会数数的植物让我惊讶不已,甚至一开始我拒绝相信植物学家的论述;我决心在接受这一事实之前,不止一次测验它的数字感。后来我实在没有借口否认:它真的很少犯错,计数精确。

4.鼠尾草

花柱或雌性器官包裹在上唇瓣里,该唇瓣形成一个风帽,在风帽里也有两个雄蕊或雄性器官。花柱为了阻止同一“婚房”内的雄蕊授粉给自己,所以长到两倍于雄蕊的高度,使之无可企及。此外,为避免意外出现,雄蕊比雌蕊早成熟,结果就是,雌蕊合适受孕的时候,雄蕊早已不复存在了。因此有必要出现某种外来力量介入,通过带入外来花粉给被遗弃的花柱,从而实现授粉结合的目的。

看看鼠尾草所设计的卓越的爱情陷阱吧:在它那紫色丝线构成的帷幔后面,就在那里,渗出几滴花蜜作为诱饵。但是通往这种甜蜜液体的路径被挡住,就是被两根平行的花茎挡住,样子稍微像竖立着的荷兰吊桥。每根花茎的顶端都有一个大袋子,那是花药,内部充满花粉;在花茎底部,有两个小些的袋子,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蜜蜂进入花朵以后,想要接触到花蜜,就必须得用自己的头推动小袋子。这两个花茎于是立刻进行轴线运动,翻转过来,顶端的花药落下触碰到昆虫躯体,进而昆虫全身都覆盖了花粉粉尘。蜜蜂一离开,这两根富有弹性的支撑轴就弹回,使该机械装置恢复到本来位置;一切就绪,它要做的就是在下次昆虫来访时重复同样的工作。

然而,这只是戏剧的前半场而已,后半场则上演在另一场景中。临近的花朵雄蕊刚刚凋零,等候花粉到来的雌蕊就登上舞台。它从风帽里缓慢钻出来,伸展开,弯下腰,弯曲着,长成分叉状,以便可以轮流堵住帐篷入口。蜜蜂去采蜜的途中,它的头部可自由地从悬挂的叉状物下面通过,可是,叉状物擦过蜜蜂的背部和两侧,那正是雄蕊所触碰过的地方。分裂为二的花柱贪婪地吸食着这银色的花粉末,受孕就此完成。

5.舞草

(图片来自网络)

一提起含羞草,人们就会想起它一受惊吓就兴奋莫名、紧张兮兮的样子。含羞草的“害羞”是出了名的。也有其他草本植物具有自发运动的特点,却不那么为人所知。岩黄芪属植物就是显著的例子,其中岩黄芪属跳舞草最为典型,它也被称为“无风自动的植物”,动起来不知疲累,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小豆科植物产自孟加拉国,常常在温室中进行培育,它以繁复的舞蹈向日光致敬,永不止息。它的叶子分成三片小叶,一片较粗位于顶端,另两片生于第一片的根部,长得较细。每一片小叶都生机勃勃,运动方式各有不同。它们生活的状态具有韵律感,处于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节奏似乎经过仔细编排。它们对光十分敏感,在它们凝望的天空中有云朵飘来遮住天空那一角抑或云彩飘去,它们都会随之或急或缓地舞蹈。因此,我们看到,它们才是真正的光度计。

书中分章节介绍很多种极具代表性的花卉为了生存、繁衍而如何传播,包括槭树、椴树、凤仙花、天竺葵、罂粟、苜蓿、天仙子、苍耳、蝇子草等等,还有老鹳草、薄荷、菟丝子、爬山虎、牵牛花、大叶藻,30个章节涉及众多花卉的生存繁衍,内容可谓庞杂丰富。

但本书绝不是一本严谨或者说纯粹意义上的自然科普书籍,书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温柔与深情让人难忘,花间的智慧折射出的人生哲学又让读者陷入对人生的思考。在他的笔下,原本没有思想、没有感觉的动植物被赋予了“深思熟虑、充满活力和智慧”。

因为语言诗意有余而严谨不足,阅读时候总是在怀疑它的科学性,就是以后看到他提到的那些花的智慧,也会去进一步验证的。这似乎又增加了多次阅读本书的可能性。

作家作品

满足好奇心之后,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哪一位:

(图片来自网络)

莫里斯·梅特林克(-年)是用法语写作的比利时诗人、剧作家、评论家,在继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之后,由马拉美主导的象征主义文学流派中,他奇峰突起、俊秀逼人,以独到的思维、深刻而执着的追求、新颖而迥异的表现手法,孜孜于笔耕,为我们留下了两部诗集、17部剧作、19部散文及若干译作,筑起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丰碑。

年,莫里斯·梅特林克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学院授予他这一殊荣的理由是:“赞赏他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他的著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幻想等特色。这些作品有时以童话形式显示出一种深邃的灵感,同时又以一种神妙的手法打动读者的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在授奖词中,还称颂他:“具有深邃的独创性和非凡的才华,他的写作才能迥异于传统的文学形式,其理想主义的特征达到一种罕见的境界,不可思议地拨动我们隐秘而敏感的心弦。”这些恰如其分的评语帮助我们,使我们对作品有进一步的理解

(图片来自网络)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花的智慧》,是梅特林克的一本散文集。收集了包括《花的智慧》《花的芬芳》在内的11篇散文,内容博杂。读梅特林克的散文令人感到有读哲学家论著的味道,博学,特别是他对动植物的观察研究之细腻深刻,从昆虫,蜜蜂、白蚁到花花草草,它们的生活、生命表现,到人类;从时光的流逝到世界、人生、命运的认知;从科学的发展到道德观念、社会职责,以至战争、武器;从宗教到哲学、文学等等,往往在一篇短短的论文里出现大幅度的跳跃,令人应接不暇。

如果把书名改成《梅特林克论说文集》,估计只有哲学家才去看它。的确,自己也是看到《花的智慧》这样的亲民的书名,把它当成科普读物买回来的,

论说文读起来是相当吃力的。最可怕的是,书中涉及那么多的植物,竟然没有一副配图,理解起来更是费劲。译者还把黑种草翻译成“大马斯铁线蕨”,请教了博学的蜗牛,才明白作者说的是黑种草。

记得看卢梭的《植物学通信》,书中的插图全部手绘,手绘图作者还是19世纪著名插画家勒杜泰,冲着书中的那些精美插画,你都会一看再看的。

什么时候,商务印书馆会改版成有插图的《花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在书名上玩聪明呢?

(图片来自网络)

意外收获

硬着头皮把这本论说文集读完,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终于对象征主义文学流派一点点理解一点点喜欢了。

神秘是象征主义的核心。对于象征主义诗人来说,我们看到的现实都只是象征,是真实的外在表现。重要的是被象征的东西,这种东西是看不见的,是神秘不可测的。读《花的智慧》我们会发现,作者所涉及到的花卉的每一种智慧,都是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花不太一样,显得很神秘。比如,他写的菟丝子主动放弃自己的根,把自己的茎伸展几英寸长,缠绕在目标身上,刺入自己的吸管。从那时起,它完全生活在所寄生的猎物身上。好像菟丝子会思考敢决断一样,神气十足。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象征派戏剧代表人物,梅特林克明确地提出宇宙万物除了“可见的”,还有重要得多的“不可见的”。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后者,后者简直不可知,然而,我们还得苦苦追寻。《时间的度量》首先对此做出浅显易懂的解释。文中提到了计时的工具,从日晷、沙漏到怀表、腕表、伦敦塔楼上的大钟,这些器械标出了时间行进的步伐,重要的是时间,看不见的时间,不是看得见的钟表。

这样看来,在阅读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之前,先看看梅特林克的《花的智慧》,也许就不会那么讨厌象征主义的诗歌了。

ashi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hxcf/5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