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茵陈

茵陈

茵陈蒿,绵茵陈,因尘,绒蒿,西茵陈,

微寒,苦,辛。归脾、胃、肝、胆经。

苦,微寒。入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清热除湿,利胆退黄: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与栀子、大黄同用;若为慢性黄疸型肝炎,可与白术、鸡内金、附子、干姜同用;若小便不利兼有黄疸者,茵陈可与五苓散配用;若黄疸型肝炎流行时,可单用本品与大枣煮汤服用。可起预防作用。

茵陈与青蒿,二者均气味芳香,能解湿热,故湿热黄疸、湿温、暑温之证,均可应用。但茵陈主人脾胃,为退黄主药;青蒿主人肝胆,功专解骨蒸劳热,尤能泄暑温之火,为骨蒸劳热、疟疾寒热及壮热所常用。

1.配栀子:茵陈最善清利湿热,退黄疸;栀子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引湿热自小便出。二药合用,使湿热瘀滞下泄,黄疸自退。

2.配附子:茵陈清热利湿退黄,附子温运脾阳,二药合用。温阳利湿退黄,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症见黄色晦暗,神倦食少,肢体逆冷,脉沉细无力等。

3.配大黄:治黄疸初起,症见发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脘腹胀满者。茵陈散肌表之湿,得大黄则兼泻中焦之郁热。

4.配车前子:茵陈清热利湿退黄,车前子通利小便、渗湿泻热,二药配伍,相须为用,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5.配厚朴、滑石:清湿热利胆宽中下气,化浊气消疸利尿泻火,治湿郁中焦、暑湿、黄疸、食欲不佳、小便不利。

本品功善清热除湿退黄,为治黄疸专药,阳黄阴黄皆可配用。

非因湿热引起的黄疸忌用。蓄血发黄者忌用。

内服:12~30克,大剂量可用60克,入煎剂。外用:煎水洗。

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timenewsroman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生用。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

《本经》:“茵陈,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生邱陵阪岸上。”

《别录》:“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

《本草图解》:“治发黄,驱湿热,利小便,通关节。”又云:“发黄有阴阳二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衷中参西录》:“茵陈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热消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毫无阻隔也。”

《本草正义》:“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酒疸、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积热之证,古今皆以此物为主。……故凡下焦湿热瘙痒,及足胫跗肿,湿疮流水,并皆治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hxcf/5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