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ETF交易者最好的年份。

各类新产品如井喷一般涌现,原本借助ETF无法到达的疆界,如今都触手可及。

不仅是更多的行业,更是更多的地域,尤其是这两者交汇之时。

这不,恒生医疗保健ETF()今天上市了,这意味着在大健康这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上,我们可以通过港股买到更多优秀的企业,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同时在两地上市的公司。

更多优秀公司在香江

伴随人口老龄化,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是个好赛道,这已经成为投资界的共识。

对投资者而言,当你发现一个好赛道时最郁闷的,莫过于因为市场的隔阂,而发现一个个「此路不通」。

是的,在大健康,在医疗保健领域,太多的重量级企业,并未选择在A股上市,而是选择了港股。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药明康德无疑是近年A股的医药大牛股,年和年累计上涨%。药明康德选择了A股和H股同步上市的模式。

但是脱胎于药明康德后独立的药明生物,却是选择了在港股单独上市。

虽然脱胎于药明康德,但是眼下亿元的市值,却是反而高于药明康德的亿元,至于年和年累计.2%的涨幅,更是远胜于药明康德A股。

又比如信达生物,强项是肿瘤药物,年一年就上涨了%,同样选择了在港股单一上市。

又比如锦欣生殖,市场领先的辅助生殖服务商,这样的题材同样是A股医药股中所稀缺的。

更不要说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医疗行业,从阿里健康到京东健康再到平安健康(平安好医生),清一色选择了在香港上市,对于许多拿着风投做大的企业,在香港上市才能为外资股东实现顺畅的退出。

正因此,港股的医疗保健类个股,对于捕捉整个中国的大健康赛道,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港股的估值洼地

年,港股从一开始就收到南下资金的青睐。

这里面,固然有类似腾讯、美团这样稀缺股的诱惑,同时也在于估值洼地的比价效应——尤其是一众金融股。

虽然在医药保健大板块下,同时在两地上市的企业并不多,但是位数不多的企业中,H股依然有着价格优势。

比如著名的药明康德,年3月25日收盘后A股相较H股溢价6.87%;

当然,药明康德因为已经是整个医药板块的翘楚,所以A股H股两者的差距不大。但许多暂时没那么受宠的医药股,两地差距颇为可观。

比如在疫情中疫苗研发而有过一波行情的复星医药,A股大涨后调整幅度远大于H股,所以A股相较H股有42.73%的溢价。

年伊始的抱团股大幅调整,已经在提醒每一个投资者,估值太高有风险。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样的公司,更低的价格,港股医药股显然在这一点上,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边际。

恒生医疗终有ETF

正是因为港股市场具有异质性和低估值的双重优势,所以年,跟踪恒生指数系列的ETF逐步开始成为A股ETF市场的新势力。

比如这次博时基金发行今日上市的恒生医疗保健ETF()就是代表。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是恒生指数公司发布的一系列行业指数之一,共60只成分股。

以下为权重最大的20只个股。

正是由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中有许多A股没有同时头部的医疗企业,所以过去数年其表现相当不错。从下图可以看到,红色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显著跑赢灰色的中证医药指数。

逐年来看,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近年在多个年份均跑赢中证医药。

毫无疑问,要追求更平稳的「长坡厚雪」,那么港股的恒生医疗保健和A股的医药医疗等指数,一个都不可少。

今日(年3月29日),恒生医疗保健ETF()已经上市了。

作为一个跨境ETF产品,恒生医疗保健ETF相比A股ETF的一大好处就是支持T+0,这意味着整体的交投可以更活跃,流动性等更方面也更讨巧。

从上市首日的表现来看,恒生医疗保健ETF全日共成交1.63亿元,在A股所有医疗主题ETF中,已经是首位——成交额破亿元,在笔者看来始终是一个ETF产品流动性的一道门槛,能长期维持在这个水平的话,就能有比较好的流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去交易。

张翼轸Ear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hxcf/5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