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医药产业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巨大的市场潜力

属于“朝阳产业”

近年来,内江市坚持政府主导,聚焦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三大重点”,着力“建机制、强基础,扩资源、提服务,抓产业、促合作”,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成效明显,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

奋力打造“中国天冬之乡”

和“中国曲剂基地”

“春分”已过,气温回升,各项农事进入繁忙时节。近日,在内江市东兴区富溪镇白马滩村一块块平整有序的土地上,拖拉机来回精耕细作,村民或洒水,或挖土,或栽苗,正有条不紊地种植天冬。

东兴天冬

东兴区是“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天冬道地药材产地,全区气温、日照、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天冬种植,东兴天冬平均浸出物含量达95%、远远高于其他产地天冬含量,并且拥有食药同源悠久历史。全区现有天冬种植面积约亩。

东兴区委主要领导表示,计划用10年时间,全区种植天冬15万亩,形成以东兴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县的天冬生态种植圈,构建一二三产业链条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打造中国天冬之乡。

3月23日,在位于威远县东联镇天宝沟村的威远县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成片的佛手、枳壳、天冬、麦冬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据介绍,该产业园区核心区域共计10亩,总投资2亿元,种植中药材达余个品种。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年)基本建成核心区设施,二期(年)扩展中药材种植及完善其相关配套设施。

园区投资方、四川百胜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威远县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修建了游客中心、科普步道、名医雕塑组景、互动手工坊、田间亲子乐园、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材标本馆、中医药文化陈列室等设施,届时将与各中小学校、威远县乡村旅游联盟进行对接,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景色别致的乡村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吸引更多游客,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

下一步,四川百胜药业有限公司还将把消毒、粉碎、混合、发酵、炒制、包装、储存等生产、加工车间全部移至该产业园内,着力建设中国药用曲类生产基地、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川南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医药物流基地和保健品生产基地等观光性工厂,创造大健康产业收入,并带动旅游业发展。

东兴区天冬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威远县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有序建设,反映了内江市中医药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记者从内江市卫健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内江现有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家,中药材种植面积30余万亩;中药饮片及曲剂生产企业6家,生产品种数种,年总产量.5吨,年总产值2.6亿元,曲剂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中医药产品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内江明确了“三推进一落实”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即:推进中医药产业特色发展,结合内江天冬、曲剂等本土优势资源,打造“中国天门冬之乡”和“中国曲剂基地”。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东兴区“千草村”已推出铁皮石斛盆栽、铁皮石斛鲜条、千草肌肤原液等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发展,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国家种苗繁育基地1个。落实中药材资源保护,开展天冬、栀子、枳壳、佛手等四大品种的中药材地理标志商标认证,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开展铁皮石斛、天冬等2种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生产经营试点。

千万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

年,医院获得省级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建设项目,内江市被授予“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市5个县(市、区)全部被授予“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年,全市新增糖尿病科等4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重点专科占医学重点学(专)科的比例达31.76%。全年申报中医药科研项目35项。完善中医质控体系建设,成立9个市级中医质控分中心,定期按季度开展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力求从源头上管控医疗质量。

截至目前,内医院6家,医院4家,中医诊所所。医院编制床位张,中医卫技人员人,总诊疗量85.35万人次。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家,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内江研发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院内制剂“扶正克感颗粒”,投入临床使用并纳入医保乙类……

一串串亮眼的数字

一个个喜人的成绩

既是全市奋力耕耘中医药事业的有力见证

也代表了内江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坚定决心

记者从内江市卫健委了解到,为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全市出台系列文件积极构建“三保障两资金”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保障”,即:将各级医院的住院起付标准降低50元;将住院用药部分中药饮片和中医药诊疗项目报销比例提高5%;增设中医药产业发展服务机构,专职负责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

“两资金”,即:对获得国家、省级、市级临床重点学(专)医院,分别给予60、40、20万元的补助;从年起,市级、县(市、区)级分别增设不少于0万元、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鼓励全市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

《内江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年,全市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力争实现产值亿元,占全市医药产业的30%。到年,全市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力争实现产值亿元,占医药产业的40%。

来源

四川经济网

编辑

李弘审核

毛春燕

觉得好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hxcf/5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