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解决口臭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8173.html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口臭算是比较“社死”的健康问题,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总会担心会不会被嫌弃;而疫情期间长时间戴口罩,口臭又变成了折磨自己的问题。今天,小编带大家通过两则医案,看看中药治疗口臭都有哪些方法。 大柴胡汤加栀子治疗口臭口黏案 师某,女,22岁。年10月28日初诊。 口臭数日,伴口苦,上午明显,小腹胀满,便溏,但不爽快,左胁下疼痛不适,舌苔黄腻,脉滑数。腹部充实拘急。处以大柴胡汤加栀子:柴胡20g,黄芩10g,姜半夏15g,枳实10g,制大黄5g,白芍10g,干姜10g,红枣10g,栀子20g。煎服,每日1剂,5剂。 11月13日二诊:口臭明显好转,仍口苦,略黏,剑突下按之仍痛,大便成形,但仍不畅。舌苔转薄黄,四肢冷,但易出汗。处方不变,但需要调整药量,同时改制大黄为生大黄:柴胡10g,黄芩5g,姜半夏10g,枳实10g,生大黄5g,白芍10g,干姜10g,红枣10g,栀子10g。煎服,每日1剂,5剂。 11月23日短信反馈:舌苔不再黄,感觉挺好,服药期间没有泄泻,也没有便意,但服药过后,大便转为正常。 按:口臭证型较多,有胃热者,也有胃寒者,还有肝胃不和者。该患者口臭伴口苦,属少阳的可能性大。虽然便溏,但不爽快,腹部充实拘急,均属于阳明湿热证。小腹胀满,系湿热阻滞气机所致。舌苔黄腻,提示湿热的存在。与大柴胡汤加栀子,《本经》载栀子主“胃中热气”,与阳明实热或湿热吻合。药后口臭明显好转,但仍口苦、大便不畅,故改制大黄为生大黄以增强泻热通便之功。祛邪之剂取得疗效后,不宜过度攻伐,故减柴胡、黄芩等用量。药仅10剂,口臭得除,苔黄腻解。湿热口臭颇常见 芳香辟浊法用良 廖某,男,61岁,退休,重庆市渝北区人。 年2月8日首诊:主诉口臭异常半年。患者半年来出现异常口臭,近距离接触则味道很大,颇为尴尬,多方治疗均效果不佳,后经人介绍到我处就诊。刻诊:口臭,无明显口苦,时有口干,但是饮水后不解渴,余无明显不适。舌质淡,苔白腻微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口臭。 辨证:脾胃湿热蕴结,气机升降失调,浊气不降。 治法:芳香辟秽,燥湿化浊。 主方:雷氏芳香化浊方。 处方:藿香10g,佩兰15g,陈皮12g,法半夏9g,茯苓18g,厚朴12g,连翘18g,薄荷12g,白芷12g,荷叶18g。5剂,水煎服。 年4月8日二诊:电话告知服5剂药后,非常神奇,口臭基本消失,已经能近距离与人交流,非常高兴,欲介绍其他患者来我处就诊。 辨治思路与心悟:关于口臭,《诸病源候论》曰:“口臭,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然脏腑气臊腐不同,蕴积胸膈之间,而生于热,冲发于口,故令臭也。”其病位主在脾胃,病机多为脾胃郁热,浊气上蒸。既往治疗,多从湿热论治,但是选方往往迷茫,导致效果不佳。后借鉴湖北老中医成肇仁经验,选用清代温病名家雷少逸之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减治疗,临证运用,多能应手取效。方中藿香、佩兰、白芷其性辛温,其味芳香,为芳香辟秽、芳化湿浊之要药,辛能散风,温能燥湿化浊;法半夏、陈皮、茯苓、厚朴辛温苦降,行气化浊,燥湿化痰,通降胃气;连翘、薄荷清宣中焦郁热;荷叶苦平,功专清暑化湿,升清降浊。诸药合用共奏芳香辟秽、燥湿化浊之功。 笔者将其编写为口诀:湿热口臭雷氏方,芳香辟浊用之良,藿佩二陈厚朴入,翘芷薄荷荷叶襄! 中医成长好书 本文出自《十年扎实中医路:读书·跟师·做临床》一书,作者廖成荣老师分享了自己作为中医,在成长之路上的所读、所学、所悟。更多实用临床心悟尽在本书—— 《十年扎实中医路:读书?跟师?做临床》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十年扎实中医路:读书·跟师·做临床》紧贴社会需求,结合作者中医成长经历,将十年来学医所感、所获、所悟,从读书、跟师与做临床三部分进行讲解,其内容紧贴作者成长,并将读书所获、跟师所得、临证所悟完整的呈现给大家,其语言流利,通俗易懂,内容布局,翔实清楚;在阅读中,得到入门之法,也学会中医之用。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解析12种疼痛(内含福利日获奖名单) 自己在家就能做的“中医美容” 火爆全网的缘分:去年医患,今日师生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经方临证感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宋永刚著),《十年扎实中医路:读书·跟师·做临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廖成荣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hxcf/59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麝香
- 下一篇文章: 这5味中药,养心安神治失眠,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