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4.html

导语

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制定了《年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供医务人员临床诊疗中参照使用,建议收藏!

近日,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流感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有效做到对流感的早期识别及早期抗病毒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

流感疾病负担较高

这5类人要特别注意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万~万重症病例,9万~65万人死亡。在中国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流感相关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率年均分别为12.4/10万人和8.8/10万人。

流感相关住院和死亡主要发生在65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以及具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

(一)慢性基础病患者

与同龄健康成年人相比,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更易出现严重疾病或死亡,其流感相关住院率和超额死亡率更高。

(二)孕妇

流感对孕妇的健康危害比较严重。孕妇怀孕后由于机体免疫和生理上的变化,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大量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因流感住院、入住ICU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还显示,孕妇患流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影响,出现死产、婴儿死亡、早产和出生低体重等。

(三)儿童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20%~30%的儿童罹患季节性流感,在某些高流行季节,儿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其中5~9岁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最高,重症和死亡病例常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

儿童感染流感可导致死亡,患基础性疾病的儿童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健康儿童,但也有将近半数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健康儿童。据估计,季节性流感导致的儿童死亡率为1/10万人年。

(四)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而且医务人员感染流感病毒可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增加其他医务人员和就诊、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感染风险。

(五)老年人

从全球来看,流感是导致≥65岁人群住院和超额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流感感染是老年人的重要死因。流感对老年人除了导致显著的超额死亡外,也可导致老年人出现相当高的住院负担。

推荐3种抗流感病毒药物

1.治疗基本原则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

①妊娠中晚期及围产期妇女。

②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③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④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

(6)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2.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

3.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h内,在评价风险和收益后,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2)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1)奥司他韦(胶囊/颗粒):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患者疗程可适当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对于1岁以下儿童的奥司他韦剂量,国内奥司他韦的说明书中未作说明。但美国FDA已批准奥司他韦用于2周龄以上的新生儿和婴儿。美国儿科学会《-儿童流感预防和控制推荐意见》及我国《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年版)》的推荐剂量为:9~11月龄儿童为每次3.5mg/kg,2/日;0~8月龄为3.0mg/kg,2/日。可作为1岁以下儿童的用药剂量参考。

2)扎那米韦: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3)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mg,小于30d新生儿6mg/kg,31-90d婴儿8mg/kg,91d-17岁儿童1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4.重症病例的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4)出现继发感染时,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保护医务人员

(1)接触确诊/疑似流感患者的医务人员,依据标准预防原则,对接触患者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重视呼吸道防护和黏膜保护,采取适宜的、分级的个人防护措施及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制度。

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如在发热门诊、急诊、病房做常规诊疗操作时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或接触非完整皮肤粘膜时戴一次性医用手套,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穿一次性防渗隔离衣。

(2)医务人员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

(3)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接受排查,被诊断为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4)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

(5)建议流感高发期前,医务人员适时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附:

来源/华医网整理自国家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sjkz/6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