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210116/8595980.html

人类自古到今,就没有停止过跟细菌病毒的斗争,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保持好自身的免疫力才是免死金牌!

如果有这8种表现,你的免疫力正在被偷走!

我们知道,不同人的免疫力有高有低,有强有弱,如果免疫力低,身体就会状况百出,当流行病爆发时,就很容易会遭受病毒的侵袭。

对于免疫力,《黄帝内经》用八个字做了很好的诠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常说的「正气不足」,意思就是身体里的正气不够充足,抵御不了外界的病邪入侵。

反之,如果免疫力差,正气不足,身体很可能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经常感冒:一年内患感冒超过3次,一周以上还不见好,动不动就重感冒。

身体疲惫:啥事都不想干,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还容易分神。而且怎么睡都睡不够。

愈合力差:小外伤半天好不了还容易感染,撞伤扭伤淤青肿痛也消得特别慢。

肠胃娇弱:动不动就拉肚子或者便秘,胃口不好,还容易肚子疼。

皮肤差,爱脱发:肤质粗糙,暗淡无光,头发细软稀疏,容易脱发.

爱吃甜食:美国《临床营养》杂志研究指出:摄入克糖(相当于3罐汽水的量),就会显著影响白细胞杀菌能力5小时。

鼻子发干:湿润的鼻腔可以粘住吸入的灰尘、花粉、微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或引起感染。相反,鼻腔干燥的时候病毒就很容易侵入。

紧张焦虑:经常紧张焦虑的人一旦放松下来就容易生病,这就是因为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的免疫系统反应迟钝。

总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同样的环境,人家好好的,你就哪儿哪儿难受,很可能就是免疫力低下的缘故了。

激活你的免疫力,记住1招就够了!

讲真,说到激活免疫力,中医西医营养学,方法不要太多:喝酸奶、吃大蒜、炖鸡汤、做艾灸、晒太阳、多微笑、睡饱觉、常锻炼……

貌似都有道理,但抓不到核心的话,也不知道哪个法子更有效,而且方法太多,干脆就看过拉倒,过后全忘。

激活免疫力的核心,总结成一招就够了:养护阳气,点燃你的小太阳。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生气通天论》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就是讲,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内经又说「阳者,卫外而为固」,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也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

当一个人阳气不足时,体内的五脏六腑就会缺乏正常运转的动力,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便会随之直线下降,各种疾病也就会自然而然更易发生。

所以,我们要激活免疫力,关键在于激活身体的阳气。阳气被激活的感觉是什么呢?活力满满、做事有干劲,吃得香睡得香,身心都轻轻松松的。什么细菌病毒敢找你啊,不长眼么?

这3件宝,是天地间最好的阳气来源

老天的阳气:太阳

太阳是万物之源,生命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它。

我们上面也说到,「阳气者,若天与日」,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没有它就没有生命。所以我们借助太阳去养阳气,经济简单直接高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也表示:晒太阳有三补,一补骨头,二补阳气,三补正气。

大家都知道,晒太阳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这就是补骨头。

中医有「采日精」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之气,驱散体内的浊气,这就是所谓的补阳气。

正气是相对于外邪来说的,晒太阳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机体对抗病邪,所以说能提升正气。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常晒太阳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研究者认为,保持体内高水平维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预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问题。与更少晒太阳的人相比,生活在阳光充足地区的人更少感染流感病毒。

当然,晒太阳也是有讲究的:

1、早晨晒手心

早晨八九点钟,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

配合深呼吸,重复这个动作,晒15~20分钟后,可以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2、中午晒头顶

头为诸阳之首,五脏的精华之血和六腑的清阳之气都汇聚于此,是晒太阳的重点部位。午饭后,太阳当头,让阳光晒在头顶,温煦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心),晒一刻钟左右,可以通畅百脉、养脑补阳。

3、傍晚晒后背

太阳落山,夕阳也很红,身体背对阳光。

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多晒晒能调理五脏气血;最好能边晒边拍打按摩,以一刻钟为宜。

大地的阳气:艾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意思是说,艾草是吸收的太阳的真阳之火,可以振奋唤醒人的元气,挽回人的生命。

这够牛吧!阳气要断绝了用艾都能救回来。但我们通常也用不着艾草救命,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同时兼有能疏通经络和培补元气两大功效。

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本草从新》记载:「艾叶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所以艾灸是艾草发挥最好的效果的方法。

现在最流行且最适合现代的人,一个是间接灸,也就是隔物,比如用姜片,薄姜片扎孔把艾绒放到姜片上艾灸,会感觉自己的汗慢慢冒出,灸的地方会有水汽出现,《肘后备急方》当中有记载,根据间隔的辅料不同又分不同的隔物灸,历代医籍中记载的间接灸大约有四十多种,但主要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

再者最方便快捷的,便是这种无明火艾灸,也没烟不会呛,安全性高,上手简单,就和我们平时用的创可贴原理类似,中间放上用艾草和其他温性草本熬成的膏,摊涂在中间,四周为无纺布,可以贴在皮肤上,慢慢温灸,因为会持续发热,会始终感觉贴的部位暖暖的。

这种方法让艾不燃烧也能持续释放艾力,传到体内。一撕一贴,一个人就能搞定,这款艾灸贴,配以艾草、制川乌、干姜、薄荷等草本,通过古方熬制出黑色的膏体,撕开之后是浓郁的草本味道,浓而不呛,撕开后直接贴在肚脐或是脚心处,更有利于驱寒逐湿,温补阳气。

或是觉得自己哪里受寒酸痛了,都可直接贴上,像我们经常伏案工作者,上班时候贴在肩颈处,一边温灸一边工作,暖暖地很舒服,寒湿排出,也不会感觉肩膀那么酸痛发硬了。

经常开车的司机师傅们,也可以贴在腰部,暖暖地很舒服,我习惯贴在小腹上,腹部摸上去总是冰冰凉凉,用这个贴一天,小腹温温的,再也不往外冒寒气了。透气的无纺布,不闷,对皮肤很友好,而且容易撕拉,非常方便。

不便艾灸或者怕烟的话,可以用蕲艾热敷包做温灸。这款药包应用孙真人日光灸的原理,以艾绒做饼,加热板加热药包。艾的温通功效翻番,还没有直火灸的烟气。

南师肚脐贴:补阳气南怀瑾之秘方也!

人的肚脐是神阙穴,相同的位置在后腰的是命门穴。这俩位置都很适合贴。皮肤和筋膜直接相连,它很会吸收。

南怀瑾先生在《我说参同契》中说过一个秘方:「桂圆肉,花椒,艾绒,捣烂,睡觉时敷在肚脐上,可以调理肠胃,养血安神。对手脚发凉、宫寒、痛经、失眠、风寒感冒也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对小孩子脾胃虚寒效果明显」。

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只有三味:艾绒、桂圆肉、花椒,性味都偏温热,且都归脾经,把脾胃的阳气补得妥妥的,能驱寒暖脾胃,特别适合阳虚、虚寒体质、脾胃虚弱的人使用。

艾绒

《本草正》中记载:「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花椒

大家都知道,花椒性味辛温,用来散寒除湿,温中健胃特别好。在肚脐贴里放花椒,还利用了它辛散走窜的气味,把药性带到脏腑经络中去,把一些陈年老寒湿都赶走。

桂圆肉

桂圆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用来温补心脾极好,养血助眠。

使用方法和时间:

南师肚脐贴用极品蕲艾绒、桂圆、花椒捣烂,做成小丸子,睡觉时把小丸子放在肚脐上,用胶布十字固定贴起来,第二天潮乎乎的扔掉就可以了。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灸脐法来调理下身体吧。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腹部凉;

脸部、头发爱出油;

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脾胃虚寒;

如果中了3条以上,按照下面的方法试试。

材料:桂圆肉、花椒、艾绒按2:1:1的比例,也可以按照这个剂量,桂圆肉20粒、花椒30克、黄金艾条1根。

制作使用方法:把花椒里多余的杂质、花椒杆捡出来,将花椒、龙眼肉放入料理机,打碎;把艾条里的艾绒取出,一点点加入料理机,继续搅拌,最终成为可以捏成球的粘合度。晚上睡觉时,把它放到肚脐眼,用医用胶布贴住固定,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取出。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淘宝月销量¥69购买

最后说一下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

1.晚上睡前擦干皮肤贴上,第二天早上起床撕掉,最晚不超过上午10:00,长时间贴胶布,怕皮肤受不了,也给脾胃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

2.对胶布过敏的人,可以用保鲜膜替代。

3.容易上火的人,贴了睡眠不好的人,加贴两脚心的涌泉穴,引火下行,清虚火,温暖脾肾。

最后有一点要特别提醒,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补阳,一定避免这8个伤阳气的习惯:过度使用空调;熬夜、工作压力大、过量运动、过食寒凉、早餐过饱、早上洗澡、房事过度、滥用清热解毒药和抗生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sjkz/6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