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季记忆之城知子罗
知子罗村有一个让人充满想象的江湖称号——记忆之城。 知子罗和老姆登两村相隔不远,都位于怒江峡谷的东侧,在碧罗雪山的东面山腰上,知子罗村在上,老姆登村在下。对岸是高耸的高黎贡山。 为什么是“记忆之城”呢?去知子罗探寻一番自然是必须的! 出老姆登村向西,沿村道上行,须臾便豁然开朗。 远处的山,在云雾的掩映中,高黎贡迷蒙飘忽地露出峥嵘。 近处的花,静静地开在村道一边。大苞赤瓟,如梳妆停当的小芳。清新而俏丽。 飞舞的虫蝶,在挂满露珠的花草之间休憩。带给你阵阵惊喜。 核桃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很多村民都把它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七月的核桃已经挂果了,沉甸甸树枝从院子里探出来,好奇地打量远方的来客。 在知子罗西北角的"望江台",我们清晰地看到怒江把此处的大山划开,蛇行而走数百里,所过之处,峡高谷深,森森然! 哦,这就是记忆之城——知子罗。一阵萧瑟之气扑面而来。 原来啊,知子罗在年以前,一直是怒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当于现在六库镇的地位。此后地位不断下降。 早在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首府仍设在知子罗,直到年州政府才迁往现在的六库。知子罗降格成为当时的碧江县政府所在地。 谁也没有想到,事有突起。年,知子罗东面出现了小的滑坡,惊慌的人们进而推想整个县城也会出现危险,便产生了搬迁县城的设想。到了年12月25日,恰好是基督教的圣诞节,在知子罗地质状况没有出现特别异常的情况下,碧江县却因为“地质灾害”被撤消了。 从此,这个昔日带耀眼的光环的地方渐渐暗淡了。知子罗由州首府所在地、碧江县政府所在地,一落千丈。现在知子罗只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辖的一个行政村。 从现在遗留的建筑来看,此地被定格在文革时期。“记忆之城”由此而来。 这个八角形的塔式图书馆。于年落成。这在当时应该是一个标志性建筑。现在里面空空如也,任积水遍地,野草疯长。 图书馆旁边是当年驻军、教育机构场所。 房屋基本都是空的。三层大楼,在当时的怒江州比较罕见。可见当时州府的尊严地位。 文革遗迹昭然于墙。 在遗迹间长出很多这种植物,它的名字叫风轮菜,是不是也很有文革余韵啊?是不是又给知子罗添了些许记忆的元素呢! 和风轮菜一起疯长的是一种叫牛茄子的植物,它的枝干和叶子上长着长长的尖刺,让人望而生畏,而它的果实灰常象西瓜,不过要小百倍。是不是也有些那个时代的气息呢? 在知子罗主街道的间隙。时有残墙断垣,凄然肃立,透出弃城满满的悲凉和荒芜。 当年的工人俱乐部遗迹。文革时期最牛掰的社会阶层是工人阶级,即使在这么偏远,而且以农业为主的边疆山城也要建一个工人俱乐部。可惜现在已是人去楼空。 现今的知子罗村委会。门楣的党旗十分醒目。 知子罗民居。 这些当年的建筑由于被村民用作住房,而得以保存。而无人居住的房子已经残破不堪。 从这条台阶可去知子罗村最高点——茶厂。 雨中的村道狭窄而湿滑。磕磕绊绊,我们终于看见要去的茶厂了。 从茶厂徒步回老姆登,躲雨进入一家云雾茶庄。老板十分热情。请我们品茶,还带我们参观他家的中药圆。让我们见识很多当地珍贵药材。 茶庄院子里一株高大的水东哥,开满鲜花。落英缤纷。 水东哥 水东哥,别名:白饭果、白饭木、米花树,猕猴桃科,水东哥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水东哥吸水力强,在干旱季节可调节空气湿度。根、树皮、叶可入药。 紫皮石斛 紫皮石斛是以齿瓣石斛为代表的一类兰科石斛属植物。是十分珍贵的药材。 南重楼 南重楼,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其干燥根茎入药。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珠子参 珠子参是五加科植物,一种中药药材。具有补阴药、止血药功效。 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荷包豆 荷包豆为豆科莱豆属的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植株生长势旺,分枝多。 老鹳草 老鹳草,别名: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是牻牛儿苗科植物。但不知道这家伙可不可入药? 知子罗村也信基督教。(该图来源于网络) 走遍知子罗,到处充斥陈旧的气息。只有这个公交车站是新建的。还很有少数民族的特点。透露出当地政府发展民族怀旧旅游业的痕迹。 此处民风十分淳朴。我们向村民问路,他会把抱着的孩子一放,亲自带我们到路口。云雾茶庄的老板也是,先是给我们讲,我们走后又怕我们找不到路,追上来指路。真是灰常感动! 你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hxcf/55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野博物行清凉峰小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