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

致病因素

◆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病毒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

◆外在伤害引起带状疱疹。

易感人群

◆全身抵抗力下降的人,如老年人、久病体虚者及过度劳累者。

◆慢性传染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癌症患者。

◆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患者及做过器官移植的人。

◆外伤、烧伤、放射治疗、中毒患者及某些受过精神创伤的人。

◆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锑剂、免疫抑制剂者。

◆艾滋病患者。

中医认为,此病是由肝胆火盛、外邪受毒邪所致,在相关穴位施灸可驱邪排毒、疏肝利胆,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艾灸取穴

肩贞、肝俞、胆俞、外关、曲池、太冲、侠溪、曲泉。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外关(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曲池(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太冲(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侠溪(位于人体的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曲泉(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配穴:发于头面部者,加合谷,内庭;发于胸肋部者,加支沟、阳陵泉;脾虚湿热者,加脾俞、阴陵泉;瘀血阻络者,加内关、血海。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左右手各一)

内庭(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

阳陵泉(位于膝盖外侧下方1寸(大拇指横宽)处的凹陷中,左右各有一穴)

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左右各一)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左右各一)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一)

另外也可以使用针刺和艾灸结合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在带状疱疹初起时就要着手治疗,越早越好,带状疱疹犹如一条蛇,有头有尾,把头尾控制住了,就不在蔓延了。

先用三棱针在带状疱疹向前发展的头部进行点刺,以刺破表层皮肤为度,这时有血水渗出,然后用艾条对准针刺部位进行温灸,以皮肤感觉到温热为度,开始艾灸时间要长一些,至少要1小时以上,每天1次,后面可以艾灸半小时算一次。第一次艾灸后,就会感觉到发病部位有清凉感觉,疼痛减轻,而带状疱疹头部不再向前发展了,治疗三天左右,水疱会缩小甚至干枯,有结痂的趋势,这时基本上活动时不再感觉到痛苦了,坚持一周基本痊愈。

艾灸对带状疱疹的治疗疗效神奇,带状疱疹这种疾病是由于体内火毒外串至皮肤引起的,如果不将火毒引出,则它会不停的沿皮肤发作,而针刺的作用就是在火毒前行处打开个突破口,再使用艾灸的通经活络作用将火毒引发出来,所以很快能使身体恢复健康。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采用中药外敷可治疗此病。下面是集中外敷法:

牛黄解毒片外敷将牛黄解毒片研成细末后,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膏敷于患处,在药膏的上面覆盖一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次。一般病人,在连续治疗5-7天后即可见效。牛黄解毒片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痛之效。云南白药外敷云南白药是治内外出血及血瘀肿痛之著名中成药,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肿、止血止痛功效。学习艾灸知识,以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治疗带状疱疹,隔日换药次,有明显疗效,一般用药症状好转,换药次或次后烧灼感减轻,皮疹迅速吸收、干燥,天内痊愈。六神丸外敷将六神丸研成极细末,用食醋调成稀糊状涂于患处,将全部皮损遮盖,每日次。六神丸成分为牛黄、珍珠、麝香、冰片、蟾蜍、雄黄,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之功效,能有效清除带状疱疹病毒及减轻疼痛。青黛蛋清膏外敷青黛50克,鸡蛋3枚(取蛋清)。将青黛用蛋清调匀涂抹患处,每日3次,一般3天左右即可明显见效。青黛性味咸寒,归肝、脾、胃经,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见长,辅以蛋清寒凉清热,二药调和外用,疗效显著。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hxcf/6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