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皮:补血

有个谜语,叫“麻屋子,红帐子,里边养个白胖子”,谜底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性价比最高的坚果”。

可很多人吃炒花生的时候,习惯把那层“红帐子”,也就是花生仁外面的红皮搓掉,其实,花生能“补血止血”主要就靠那层红衣,中医叫“花生衣”。

同时,花生红衣还有生发、乌发的效果;还能升高血小板,提高红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力。

橘子皮:护脾胃

把新鲜的橘子皮剪成细条,通风阴干,一年后就成了陈皮。

陈皮能理气,调脾胃。吃肉多了,容易滞塞不通,导致腹胀、消化不良,放点陈皮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放了陈皮的肉菜还会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放多少呢?一盘炒牛肉丝,放3—5克就行了。

既然陈皮是橘子皮,用新鲜的橘子皮行吗?陈文伯说,新鲜的橘子皮里含有很多挥发油,不适合药用,还是要用正规炮制的陈皮。

茄蒂:去火

茄蒂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

茄子本身是偏寒的食物,茄蒂寒性更大。中医讲,偏寒性的药材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像肠风下血,即痔疮便血,或者牙疼、身上长疮了,说明体内有火,就可以用茄蒂清热解毒。用新鲜的茄蒂和黄连、黄柏或者莲子心煎汤、沏水喝,可以治口疮。

核桃分心木:补肾

分心木,就是两瓣核桃仁之间的那个间隔,也叫核桃挡。它在补肾气、固肾方面有很好的功效。

除了治疗尿失禁,一般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也可以用分心木泡水喝来保健,因为中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肾气不足的问题。

菜根合煮:防感冒

葱根、香菜根、白菜头、茴香根,这些都是做饭时会随手扔掉的“废物”,他们对感冒风寒可是有奇效哦!

葱根3—5克,香菜根3—5克,白菜头10—15克,生姜3—5片,茴香根3—5克,用毫升水煎2次(这五味药,除了白菜头有清热作用,其他四味都是辛温药)。吃完这个药,盖上被子,出一身汗,风寒就好了。

这个方子之所以叫“五虎汤”,在于其效果很强大。如果周围的人都感冒了,没病的人吃这个药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橘核:缓解痛经

橘子籽,中医术语叫“橘核”,药用价值也很大。橘核能治疝气,还能治疗女性痛经。

有不少女孩子来月经时,小肚子又凉又疼,说明腹部有寒,同时嘴里还长口疮,这叫“上火下寒”。陈文伯说,这时就可以用到橘核了。橘核有理气、温胃、止痛的作用,既能驱寒,又能止痛。建议用橘核沏茶,一般用3—5克;如果疼得厉害,可以用到10克。

凤凰衣:治外伤

鸡蛋壳内侧、蛋清外包的那层薄膜,中医学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凤凰衣”,古人对它的医用价值研究很多。

《本草纲目》里讲,古人打造兵刃,看刀刃锋利不锋利,习惯用舌头舔一下,一不留神,舌头就划个大口子,有的甚至断掉了。江湖郎中遇到这种病人,就赶快打个鸡蛋,把那层膜弄出来,把舌头兜住,然后涂上蜂蜡。三天后,舌头就长上了。

如果切菜时不小心把手弄破了,也可以把凤凰衣剥下来贴在伤口上,发挥它的收敛、止血、消炎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凤凰衣是一种半透膜,能让水分子等小分子透过,而葡萄糖、蛋白质一类的大分子则被阻挡。用它来治疗外伤,就是利用这一点。

凤凰衣内服也很有用,《本草纲目》记载,凤凰衣能治久咳。把凤凰衣烘干,用乳钵研成粉,每天1克,冲水喝;或者把它加到浙贝、芭叶、前胡、杏仁里煎汤也行。图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sjkz/5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