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泽乡间安住的这些时日里,

随着季节变换,各种时令美味总是层出不穷,

但当地人心里有个时间表,

必须提前准备,才能踩得上季节的鼓点。

金秋十月,除了享用当季丰收的喜悦之外,

大家也开始着手准备冬季可以食用的菜蔬。

田园乡间的菜地里,人们开始忙碌起来,

该翻地的翻地,该下种的下种,

籽庐的小伙伴心中好奇,大家都在种什么。

在震泽,除了我们的“无冕之王”香青菜,

更有大白菜、莴笋、红白萝卜等常见冬季时蔬。

而还有几种蔬菜,更是为了腌渍保存而种植,

这就是江南的腌菜,也是此次话题的主人公。

江南虽然物产丰富,但一年中时节变换,

总有那么几段时间属于“青黄不接”,

而此时如果有早已备好的“长保质期”食物,

再加上巧手主妇的好手艺,

一家人的餐桌也总是丰富多彩。

而这些腌菜虽然制作工艺不同、口味各异,

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岁月带来的好滋味。

原来发酵本身,就是一种美味的催化剂,

在“不时不食”的江南,也是一种舌尖上的艺术。

说了这么多,那在震泽能够找到的“发酵美味”,

也就是腌菜系列,都有哪些成员呢?

初步了解下来,有以下几种:

上菜、雪里蕻、酸菜、芥菜。

上菜也就是小青菜,虽然在江南是极普通的存在,

但人们对它尊重有加,因此尊称“上菜”,

这可能也是最容易见到的腌菜原料,

只要家里有菜地,就一定会有它的位置。

雪里蕻可谓是腌菜家族里的常青树,

并且是大江南北普遍种植的蔬菜,

江南人民也将其收入囊中,

大多为腌渍的目的而种植。

“酸菜”其实是一种短期发酵腌制菜品的统称,

可以制作酸菜的蔬菜品种也很多,

在震泽,制作酸菜大多选用一个品种,

大家就将其喊做“酸菜”了。

最后一种是芥菜,无论是其软糯的根部,

还是厚实的茎部,或是青翠的叶子,

都有不同的腌制和吃法。

坐落在“特色田园乡村”谢家路里的五亩田民宿,

除了有五亩稻田,还有一片菜地,

震泽常吃的四种腌菜,就都有了一点容身之地。

而村里经验丰富的老伯,就负责在这里精耕细作。

今年天气炎热,十月初才是适合下种的时候,

于是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

我们见证了翻整菜地、下种、浇水的过程。

由于这四种蔬菜都属于十字花科,

因此种子的样貌很相似,

都是一粒粒小小黑黑,仅有大小上的区别。

小小的地块被仔细的打理之后,

老伯便把种子小心的放到碗里,细细的撒下。

之后用扫帚轻扫,确保它们均匀分布。

种子的萌发离不开水,好在谢家路河穿村而过,

可以从河里方便的汲水灌溉。

在当地水土的浸润下,

这些小小的种子蓄积着萌发的力量。

浇水完毕,给它们厚厚的盖上一层“棉被”,

静待几天,吸饱了水分的种子便苏醒过来,

嫩芽就会破土而出。

这几种腌菜娇嫩而弱小的萌芽,

还要继续生长个把月,才到移苗的时机。

籽庐也会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xzjb/6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