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炒白芍

#简介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肋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二、炒扁豆

#简介

甘,微温。归脾、胃经。

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带下,暑湿吐泻。

三、炒苍耳子

#简介

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

散风通窍,祛风湿。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

四、炒川楝(liàn)子

#简介

苦,寒。用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胁肋疼痛,脘腹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

五、炒谷芽

#简介

性温,味甘。归脾经、胃经。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属消食药。

六、炒瓜蒌子

#简介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

七、炒蒺藜

#简介

苦、辛,平;有小毒。归肝经。

平抑肝阳,疏肝解郁,明目,祛风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肋疼痛,乳汁不通,目赤多泪,风疹瘙痒。

八、炒僵蚕

#简介

咸、辛,性平。归肝、肺经。

熄风止痉,祛风止痛,祛风止痒,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口眼歪斜,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同疹瘙痒,瘰疬(luǒlì)痰核。

九、炒芥子

#简介

辛,温。归肺经。

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阴疽流注,肢体麻木疼痛。

十、炒莱菔子

#简介

辛、甘,平。归脾、胃、肺经。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食积腹胀,泻痢后重,痰壅咳喘。

特别鸣谢山医院规培办的吕玉婷老师!徐玉霞、李然、张艺馨、潘耀钵等同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hxcf/5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