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分析
医药行业长牛,首先是因为他的必选属性以及科技属性。 我们看到A股过去10年只有8个公司实现十倍收益,但美股过去10年医药股有23只翻十倍,远远超过其他行业。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医药十倍股。 医药消费者,本质上是花钱买时间。 过去30年,中国居民人均寿命提高了10岁。 心脏病和肿瘤等主要疾病死亡率也有显著下降。 医药企业高成长的基础在于他的高科技属性,过去十年,它不断进行迭代,保持了自身的高毛利属性。 抗肿瘤药目前国内化疗依然占50%比例以上,但美国仅占8%不到。新一代疗法如PD-1正在高速崛起。 心脏瓣膜领域的技术进步也非常明显,从机械瓣膜升级到生物瓣膜和介入瓣膜,生物瓣膜可以大幅减少老年人服药的时间。 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已超万,但随着确诊病例持续高增,死亡率却大幅下降,这也是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以及疫苗开发的持续推进,我们找到了更多好的应对方式。 我们目前依然不能低估新冠疫情的危害以及持续性。 7月以来,新疆、辽宁、北京等地又开始出现新增新冠病例,二次爆发依然存在可能性。 疫情的持续,催生了医疗防疫需求的高增长,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复工良好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出口增速接近翻倍,承接了大量的海外需求,可能后续依然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疫情的持续,催生了医疗防疫需求的高增长,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复工良好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出口增速接近翻倍,承接了大量的海外需求,可能后续依然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年SARS之后的医疗卫生投入持续增加。经过了近20年的持续高投入,我们发现疫情期间各医疗设施还是不够,后续5年内国家在医疗服务和设施建设方面依然会持续高投入。 中国60岁以下的人,每年医疗费用支出大概就多元,但60岁以上就开始大幅增长,未来随着60后逐渐进入老龄化,中国医疗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会大幅攀升。 国家之前做了两轮集采,第三轮也马上将要进行。 这也是年医药暴跌的诱因之一,但从长期来说,集采会让大量缺乏竞争力的医药企业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进一步提升龙头竞争力,促进行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 随着创新药热潮,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CRO/CMO等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也呈现高度景气的态势。 中国有万医药研发工程师,相比海外的25万,相差20倍,中国的医药研发工程师人均工资不到美国三分之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工程师红利明显,全球竞争力会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当前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 之前我们已经看到,无论血管支架、监护仪、骨科植入物之类的细分领域,过去十年国产份额提升速度非常快。 心脏瓣膜是老龄化时代的大众刚需。 随着年龄增长,瓣膜会逐渐老化坏损,不得不进行手术处理。 中国的生物瓣膜处于低渗透率、低国产化率的现状,未来该细分领域可能有数十倍的空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sjkz/56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藏9种中成药可用于头发稀疏,油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