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年报季报印象名符其实的ldqu
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52.html 一、年主要数据 加权ROE22.5%,同比24.02%,减少1.51个百分点。 ROE长期保持在20%以上,现在是我买入优秀股权资产的金标准。 收入.35亿,同比.89亿,增长19.09%,或44.46亿; 利润63.28亿,同比53.28亿,增长18.78%,或10亿; 扣非净利润59.61亿,同比49.79亿,增长19.73%,或9.82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31亿,同比38.17亿,减少10.08%。 净利润含金54.22%。 净利润与现金净额不匹配的原因是由于应收账款与应收账款融资造成的,下面有分析。 年分季度收入情况: 第一季收入55.27亿; 第二季收入57.82亿; 第三季收入81.04亿; 第四季收入83.21亿。 可以看出,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还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到第三季度、第三季度基本恢复常态。 收入构成: 肿瘤:收入.68亿,增长44.32%,占收入比55.05%; 麻醉:收入45.91亿,增长-16.63%,占比16.55%; 造影剂:收入36.30亿,增长12.40%,占比13.09%; 在抗肿瘤药品收入上,占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也是恒瑞最牛之处。 国内:收入.55亿,增长18.75%,占收入比96.83%; 国外:收入7.58亿,增长19.96%,占收入比2.73%。 国内收入仍占绝对大头,虽然公司提出国际化战略,但国际化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 毛利率87.93%,同比87.49%,提高0.44个百分点; 净利率22.75%,同比22.87%,减少0.12个百分点。 多年以来,恒瑞毛利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净利率保持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水平,毛利率与净利率水平比较稳定。 销售费用98.03亿,同比85.25亿,增长14.99%; 管理费用30.67亿,同比22.41亿,增长36.83%。 销售费用率35.35%,同比36.61%,下降1.2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1.06%,同比9.62%,增加1.44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49.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04%;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7.99%,且全部费用化。 由以上销售费用率与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可以看出,恒瑞医药仍然处于研发与销售两轮驱动的阶段。如在销售费用中,用于学术推广、创新药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55.84亿,占销售费用比为56.97%。 资产质量: 总资产.30亿,其中净资产.87亿。 货币.05亿+交易性金融资产56.28亿,合计.33亿,分别占总资产的47.32%,占净资产的53.38%。负债39.43亿,仅占总资产的11.35%,且无短期、长期借债。足见,资产质量之高。同时也说明,恒瑞这些年虽然研发投入一直较大,但业绩增长主要是依靠自身内生性增长所驱动。 应收款项51.51亿,其中账龄在3个月以内48.29亿,3-6个月2.62亿,半年至1年.58万,一年之内合计51.31亿。应收款的账期很短,其实这是由行业特点造成的(医院压款药企,医院,形成短期的债务链,但违约的信用风险一般较低)。 应收款融资31.02亿,但均为银行承兑汇票。 二、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是由创新药收入增长驱动。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创新药已经基本形成每年都有创新药申请临床,每1-2年都有创新药上市的良性发展态势,前期创新研发投入逐步进入收获期。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通过及时谈判将高价值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加快了新上市创新药的放量速度,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销售方面落实深化“专注、专业”的推广理念,全面推行医学、学术为引领的市场推广策略并进一步完善分线销售,细分目标市场,力求将市场做透。进一步拓宽销售领域,在保持现有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免疫治疗、心血管、代谢疾病、疼痛管理等领域打造新的增长点。 未来,公司将继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两大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研发创新和制剂产品的国际化。同时,也将着力于产品结构的优化提升,通过产品创新升级和多元化产品管线的拓展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确保公司业绩可持续增长。 以上来驱动因素来自于年报。概括起来讲,恒瑞这些年的发展,正如上面所指出的,是研发与营销双轮驱动。在中国药企中,研发投入恒瑞医药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但实际上,其营销(创新药更离不开学术营销)也是很厉害的。 三、公司的研发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打造了一支拥有多人的研发团队,先后在连云港、上海、成都、美国和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部,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分子靶向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孵化器基地,近几年坚持每年投入销售额17%以上的研发资金。几年来,公司先后承担了57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23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及数十项省级科技项目,先后申请了项发明专利,其中项国际专利申请。在创新药开发上,已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创新药申请临床,每1-2年都有创新药上市的良性发展态势。 以上摘自年报。投资药企,对其研发力量、研发投入不能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sjkz/59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徽省年度支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
- 下一篇文章: 华东医药从优秀仿制药到优秀创新药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