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檀老树“古神奇”音频:00::30

(作者:崔庆凤演播:昕頔)

青檀老树“古神奇”

在首都北京的西部有一群山,在其中一座名叫龙凤山(也叫檀峪山)的脚下有一条檀峪沟,沟口有一个村落叫檀峪村。村里有一棵千年青檀老树和他的几个子子孙孙,祖孙几代枝繁叶茂,绿冠如荫,像一个巨大的绿伞护佑着这方山水和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据《北京古树名木志》记载,古青檀树龄起码在三千年以上,是北京最老的树,堪称北京树王。这里的山和这个小村落也都因这棵古青檀而得名。千百年来,村民都视它为“神树”,是村子里的宝贝和不可动摇的根基。青檀古树给村民带来庇佑和福运的同时,一代代人也守护着它,并口口相传地诉说着“神树”一段段历久弥新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夏商时期,马车初兴,贪婪的奴隶主和贵族们都借乘马车来标榜显示自己的权贵。当时的龙凤山上满山遍野全都是青檀树,因其木质坚硬细致、韧性强、耐磨损,成为制作车轮、辐条的不二之选。于是伐檀之声不绝,一辆辆光彩又鲜明的马车,在劳苦的奴隶们手中打磨组装起来。不多时日,龙凤山上的青檀树即将被砍伐殆尽,只剩下最高最粗壮且长在岩石上的一棵青檀树,任凭人们怎么砍怎么伐却巍然挺立。残暴的奴隶主以为奴隶们偷奸耍滑,怒不可遏地一次次抡起手里的鞭子,毫不留情的打在奴隶身上。本就饥肠辘辘、瘦骨嶙峋的奴隶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鞭打。这时,一个孩子模样的奴隶站也站不稳,头晕目眩的倒了下去。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青檀树的枝叶在头顶轰然作响。这棵擎天杵地的青檀树通了神灵,他悲伤着自己的同类被砍伐,怜悯着劳苦的人们被奴役,他终是见不得更多的人因他而死,他高大的身躯在风雨中晃了三下,朝着奴隶主的方向狠狠地砸了下去。旋起的大风夹裹着死去的孩童消失了,青檀树用尽最后一丝神力,把孩童幻化成一粒饱满的种子,随风播种在山脚下的一处岩石旁,它要让这个孩子复活永生,让他不再受奴役的苦,让他看着这个世道如何由黑变白。这棵种子带着青檀树的希望,奋力的破土而出,不惧酷暑严寒、不畏风霜雨雪,深深的扎根于土地里,延伸到坚硬的岩石里,最终长成了一棵葱郁参天的大树。

时间的年轮转到了秦始皇三十二年(前年),史称“祖龙”的秦始皇为了寻及仙人求得长生不死之药,在这年的春天东巡燕蓟,返程时途经居庸关沟在内的北京地区。这天,浩浩荡荡的车队簇拥着秦始皇过关沟奔咸阳,当地的方士听闻秦始皇对求仙永生的狂热,于是冒死觐见,说龙凤山下唯一的一棵青檀树受上神点化,已经成活了几百上千年。此树可呼风唤雨、驱病辟邪,当地大旱时百姓祭拜祈雨,头疼脑热、邪佞入身时祭拜祛病无不灵验。听方士如此说,秦始皇倒是动了心,命负责祭祀礼仪的奉常卿准备妥当,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前来参拜青檀神树。秦始皇以皇家郊祀之礼恭敬祭拜,以期心诚则灵。于是“祖龙皇帝拜青檀,青檀又名‘降龙木’”便自此流传下来。与这棵千古青檀有关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比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以“得降龙木者得天下”开创中兴盛世;宋辽交兵穆桂英以“降龙木”大破天门阵。这些故事有的是上古神话,有的是略带迷信色彩的传说,有的是捕风捉影的杜撰之词,真真假假无定论。但是檀峪村口这棵古老且神奇的青檀树却实实在在的扎根于此,如今依然枝繁叶茂、遒劲挺拔,他千百年来的故事也依然回荡在这绿水青山间。

节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五08:20--08:30

重播:每周五18:20--18:30

敬请收听

收听往期节目:

白羊城白羊传奇

刘伯温剑斩谷家坟

和珅西山选墓地的传说

养儿峪的传说

刘二爷与十九罗汉

女娲造福安子坡

深山村里“马刨泉”

小白龙布雨浇地

瓦窑西街平安寺的故事

棋盘山天仙庙传说

穆桂英大摆迷魂阵

聚宝盆里长柏苓

菩萨山上棋盘石

六郎城与拦马墙

金鸽丢失清泉干

白羊沟窜水峡的传说

西峰山村“六郎井”

照甲台村亮盔甲

望儿坨与撂子台

神奇传说狼儿峪

通天池九仙女的美丽传说(上)

通天池九仙女的美丽传说(下)

恶僧作孽遭报应

云雾缭绕百口沟

宋家姐妹的故事

量胳膊量腿“没量(良)心”

黄花女的故事

老狼的故事

“门插官”的故事(上)

"门插官"的故事(下)

小和尚与布袋石佛

白娘子与黄栌树(上)

白娘子与黄栌树(下)

南口古城的历史故事

居庸泮宫寻古

穆桂英点将台

和平寺里十九罗汉的故事

和平寺里千手千眼大悲佛

虎峪沟有个“良心湖”

红泥沟土“血染成”

风水宝地羊台子

菩萨鹿村名的由来

老峪沟村名的来历

四桥千年银杏树传说

羊台银杏千古传奇

龙虎台村的由来

“三槐抱一柏”神话故事

编辑:昕頔

文字图片来源:“昌平民间故事丛书”编委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sjkz/6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