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雀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505/8918432.html

中医认为,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镇静

科学研究表明,栀子可以使自发活动减少闭目、低头、肌肉松弛,并能对抗戊四氮的惊厥,说明栀子有着镇静的作用。

2、化痰止咳

栀子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释痰液而通畅气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热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疗品。

3、凉血止痛

栀子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

4、利胆退黄

栀子水提液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家兔注射对胆汁分泌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人胆囊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并能明显减少血液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

5、降血压

栀子含有多种酸类物质,针对人体可起到促进胆汁分泌、镇静、降压的作用。三高人士服用栀子可以缓解病情。

、超量使用可致头昏、心悸、腹痛、恶心、呕吐、小便量多,全身乏力、出冷汗、头晕目眩不能站立,继则昏迷。

2、脾胃虚寒或便溏食少者忌用。病邪在表及虚火上升所致的咽痛、头痛者忌用。

3、孕妇慎用。

泻火清肝,凉血降压——栀子茶

材料:绿茶、栀子各30克。

做法:加水适量(~毫升),煎浓汁碗(~毫升)。每日剂,分上、下午2次温服。

适应症:适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等。

清热解烦,止吐——栀子豉汤

材料:豆豉0克,栀子0克。

做法:锅内加水毫升,先煮栀子,得毫升药液,再入豆豉,煮取毫升,去渣,备用。

注意:本品可止吐,对食道炎、胃炎有一定的效果。一日两次,每次一剂,先温服一次,待吐止后再服。

清热泻脾,除烦润燥——灯心草栀子粥

材料粳米30克,灯心草6克,栀子3克,熟石青粉(食用)0克。先煎煮石青、山栀子、灯心草,久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共煮成粥。

舒肝理气,清热泻火——香附栀子粥

材料:香附6克,梔子0克,粳米00克。

做法:先把香附、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粥。

清热凉血,除烦止渴——栀子仁枸杞粥

材料:栀子仁0克,鲜藕6克,白茅根30克,枸杞子4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栀子仁、藕节、白茅根、枸杞子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加水煮煎药汁。粳米下锅,下入药汁、清水,烧沸,小火煮烂成稀粥,可加蜂蜜适量调味即可。

清热泻脾,除烦润燥——栀子仁粥

材料:粳米00克,栀子仁5克。

做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用粳米煮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仁末稍煮即成。

注意:本品不宜久服多食。平素大便泄泻者忌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脾胃虚寒、乏力、四肢冰冷、腹泻?四味中药,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中医:睡觉老出汗是肝阴虚、半夜总失眠是肝血虚,肝的7个表现+7个方法中医:人胖气虚多痰,人瘦血虚多火!要想改善体质,就不要补反了中医:身体消瘦,长期吃不胖,关键在于体内“火”太大!如何有效调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zwxt/6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