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00720/8051694.html

不,我说的不是新时代对女人的要求。我说的是中草药。

我对中医药的感情比较复杂。祖父是自学成才的中医,我儿时的记忆有他为跌打损伤病人采药和药丸,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了草地上的车前草和田垄间的马齿苋。中学课本里看到鲁迅对中医的全盘否定还只是感性认识,等自己对科学的方法有所了解,才对中医那些玄学般的理论真正产生怀疑,连带对没有经过临床测试的中药也失去了信心。

浙贝母(果)

开始看花以后才重拾对中药植物的兴趣,但只限于看花。了解得多了,更怜惜有些植物因似是而非甚至以讹传讹的“药用价值”被滥采。比如天山雪莲。都怪金庸老爷子。

因为没有园艺品种,也不是因花选育,即使是栽培的药用植物也有些野花的品格,比家花耐看。杭植的百草园、上植的草药园、辰山植物园的岩药园,都是我喜欢去的地方。

这是一些最近看到的草药花,是不是有山野的气息?

1.浙贝母和天目贝母(百合科贝母属)。小时候都吃过川贝蒸梨吧,放了冰糖,属于小朋友能接受的中药。在香格里拉看到过浅绿的川贝母,在川西看到的是紫褐色的,花瓣底部稍带棱角,内面有小格子花纹。浙贝母和天目贝母的花大一圈,我看见的都是黄绿色的,据说天目贝母也有紫色的。上周去杭植时看到了浙贝母的果子,很可爱。

浙贝母

天目贝母

2.血水草和白屈菜(罂粟科血水草属和白屈菜属)。血水草的花并不是血红色,而是白色,衬着心形的绿叶格外晶莹。据说茎折断后会流红黄色汁液,我没试过。白屈菜的花也并不是白色,而是明亮的黄,也不知道这名字怎么取的。不过和同科的另一种小黄花-秃疮花-比起来,还是值得庆幸的吧。罂粟科美人多,药植也多,高山绿神绿绒蒿据说也是藏药,我反正是舍不得当药用的。

血水草

白屈菜

3.六角莲、八角莲和江南牡丹草(小檗科鬼臼属和牡丹草属)。小檗科的花好看,但好看得比较没有规律,我到现在也没找到这个科的感觉。你看,连名字都要扯上其他的科。虽然我觉得伊们比牡丹、莲花更好看,但这样小小的花,还趴在地上,藏在叶子底下,真的不影响授粉吗?

六角莲

八角莲

江南牡丹草

4.天目地黄(玄参科地黄属)和蚂蝗七(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虽然是两个科的,这两位都喜欢长在土坡石壁上,花都是筒状,一个紫红一个粉紫,花期也差不多。名字也都让人印象深刻。天目地黄这名字多霸气,莫名有种天黄地苍的气势,其实是因为主要分布在天目山。蚂蝗七不知道因何命名,明明是个美眉,偏起了个杀手的名字。

天目地黄

蚂蟥七

5.青城细辛、杜衡和大花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第一次知道马兜铃是《西游记》里,大师兄要治朱紫国国王的消化不良,只用一味马兜铃加锅底灰加龙马的尿,却收了三千斤各种草药迷惑外人,以防知识产权被盗。马兜铃科各属的花都是奇葩,细辛属的也不例外。青城细辛像张皱巴巴张开大嘴尖叫的鬼脸,丑到了一定境界。比较起来土色的杜衡有点朴素的可爱。大花细辛则是该属的颜值担当,放射对称的三片花瓣,像紫得发黑的丝绒,莫名有种神秘的诱惑。

青城细辛

杜衡

大花细辛

6.云台南星、灯台莲和花南星(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我在朋友圈发了张云台南星的图,朋友们纷纷留言询问花在哪里。绿色的佛焰苞的确看起来不像通常意义上的花。灯台莲和花南星的佛焰苞总算不是绿色的,能看出来不是叶子吧。

云台南星

灯台莲

花南星

7.乳浆大戟(大戟科大戟属)和芫花(瑞香科瑞香属)。大戟科多有毒,又多油类作物,据说是生物能源的未来。乳浆大戟虽然名字没有泽漆和续随子这么古雅,开起花来毫不含糊,一大片鲜黄色,比油菜花好看。芫花也有毒,别名闷头花,抢眼一看有些像紫丁香,看植株就完全可以区分。芫花是一米以下的小灌木,紫丁香是一人多高的大灌木和乔木。

乳浆大戟

芫花

8.三枝九叶草(小檗科淫羊藿属)和七叶一枝花(藜芦科重楼属)。虽然没啥关系,这俩的名字莫名让人觉得伊们是一国的。三枝九叶草的花很小,但很精致,洁白的内萼片和金黄的花瓣搭配和谐。淫羊藿属的英文俗名叫主教的帽子(bishop’shat),据说是因为带距的花瓣和翘起的内萼片看起来像天主教主教带的高帽子。重楼这个属名很形象,该属植物茎直立不分枝,叶片轮生,外轮花被片绿色,也是轮生,像是重重楼台。

三枝九叶草

华重楼(七叶一枝花变种)

9.玉竹(天门冬科黄精属)和长蕊万寿竹(秋水仙科万寿竹属)。这两个属以前都归在百合科,现在根据基因研究都划出去了。玉竹的一对对小铃铛精致可爱。长蕊万寿竹是该属里颜值一般的一种,别名宝铎草的少花万寿竹要美丽得多,自带仙气的西岭万寿竹还无缘看过。

玉竹

长蕊万寿竹

比起园子里,山上的草药更多。去年去大别山脉的天堂寨,一天之内就看到了江南散血丹、天麻、紫花前胡、益母草、南赤瓟、灵芝和一把伞南星。我只对伊们的名字和花感兴趣。那些挖药的人,就算深信中医,知道哪些部位入药、如何炮制么?知道如何君臣佐使地配药、如何文火武火地熬药么?我反正是只相信经过对比组测试跟踪观察化学分析药监局批准的才是能治病的药。如果说是为了养生,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吃饭吧,荤素搭配营养平衡,比每天虫草人参西洋参地养着,更健康。

写了这么多字,感觉有点被掏空,去吃点什么补补元气呢?

作者简介:一个花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sjkz/5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