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植物源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及其
程少为现在哪里就诊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395.html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据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年中国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10.9%和35.7%,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位居全球第一。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群数量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等,糖尿病发病率还可能逐年上升。为缓解糖尿病引起持续高血糖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血糖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目标,常见的降血糖途径如图1所示: 糖尿病类型多样且治疗期长,降血糖药物是患病人群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这些药物各有副作用,如使胃肠道、皮肤产生不良反应,引发上呼吸道、尿路感染等。而现有口服降糖中成药虽毒副作用较小,但单一中药制剂无法长时间使用;因此,寻找更多安全、有效的植物类降血糖药物成为行业科研人员们的研究热点。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金斐和现代科技学院的朱丽云*等人将从常用降血糖中成药、植物中非挥发性降血糖物质、挥发性降血糖物质(精油)及其活性成分的降血糖研究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1、常用降血糖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历代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方数不胜数,现常用口服降血糖中成药有降糖甲片、降糖舒片、玉泉丸、参芪降糖片、甘露消渴胶囊、渴乐宁胶囊、糖脉康颗粒等,是巩固治疗效果、辅助降血糖的常见选择。常用口服降糖中成药的成分、作用效果及适用范围归纳于表1。 从表1可知,口服降血糖中成药的植物成分主要包括黄芪、地黄、太子参、天花粉、麦冬、葛根、丹参等,主要通过益气养阴、滋阴补肾、健脾生津等对2型糖尿病产生疗效。与西药制剂相比,中成药毒副作用较小,但中药疗法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部分中成药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且中成药不宜长期服用,其副作用也并不明确,寻找更多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植物源活性成分作为降糖药物研究依据、确定植物源降血糖活性成分的具体降糖机制成为了研究者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a.com/hzczsjkz/61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技动态l研究人员实现化合物燃料电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